題目: 改革激情及家庭撕裂
( by : 李勝安 )
改革出現,社會通常會有三種不同反應和意見,一, 真的進步改革,例如 : 臺灣政制改革,二,不改革,三,假的倒退改革,例如, 香港疑似假普選方案。
在爭取真的進步改革過程中,一般人認為 , 弱勢的人是需要付出抗爭的交易成本。這是説對了一部份。事實上, 在抗爭過程中,對立雙方真的不斷產生抗爭的交易成本。當行動一步一步升級 , 抗爭的交易成本也不斷產生不對稱的升級。
通常,對立雙方不斷評估升級的交易成本, 減少交易成本的博弈措施 。
雙方都會各自進行沙盤演練。但可悲的是
原來很多自以為是中間立場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是避開這些抗爭,有小聰明,認為自己是選擇零交易成本,處於安全位置。其實這是一個鴕鳥政策的逃避方式。
今次,筆者想探討的是,一個在家庭中各人抗爭的交易成本 ,
是祇有一個人自己參與進步(或退步)改革抗爭的過程下,而他家人沒有同步參與。原來,他們最終也要附上沉重的交易成本和損失。
例子如下。首先 , 假設一個中國近代一個愛情故事。18歲結婚,生兒育女,兒孫滿堂, 滿房妾伺。突然49歲時的某一天,興高采烈地跟各人説。他説: "49年了,我才找到我的知心伴侶了。但是 , 不是30年的身邊忱邊人?" 他是誰 ? 他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的人生下半場,49歲時,才找到他的知心伴侶!
1915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宋慶齡女士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在婚禮上,新郎送給新娘禮物是一把手槍,他說:“槍裏配了二十顆子彈,十九顆是給你的敵人作準備好的,最後一顆危急時留給你自己……”這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之間極為重要的愛情證物,因此,宋慶齡終身珍藏這把槍, 如同其他新人, 珍重結婚戒指。結婚後,宋慶齡評價自己的婚姻生活說:“我是幸福的……”而孫中山的回應是:“能與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麼幸福。”
繼續要看 , 國父孫中山的婚姻歷史如下 :
5) 1915年孫中山、宋慶齡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例子暫停。
在改革初期,社會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組合,他們互相融洽相處,獨立個體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同理心發展和作用。隨著時間過去 , 同理心發展簡單的三極化 , 就是1),同類聚合 , 2)不聚合的中立和3)不同類的排斥立場。
當過程不斷的發展,第一分類的聚合 , 發展成穩固的同黨,第二分類中立黨 , 第三分類的反對黨, 他們被排斥,對立。這三種不同類型, 又各自轉變,或者撕裂甚至對立,對抗。甚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這時, 中間立場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是已經避開這些需要抗爭交易成本的圈子黨派,自己是零抗爭交易成本。處於安全位置。其實 , 他們日後是逃避不了的。
<家庭撕裂>
在改革激情的洪流下,國父孫中山先生內心就催生了高級的同理心和真愛情的渴求,到那時, 富有同類同理心激情的宋慶玲從他身後向前踏上一步,完全佔據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唯一身旁人位置。
這個家庭撕裂終於發生了,元配妻子她不衹是失去了她的人,最後連他的心也失去了。為什麼? 聰明的讀者應該可以找到很多答案和建議補救方法。本文筆者 , 就只是提出一個建議補救方法, 就是全家同步參與改革激情,同進或同退。例子停下。
回到現在 , 建議當任何改革出現時,各人和至親的人,例如, 父母子女,夫婦 , 兄弟姐妹,儘早開始溝通,討論,思考, 辯論,最好能達成同步共識。不然,家庭撕裂 , 族群撕裂 , 社會撕裂, 國家撕裂,就會被洪水猛獸般蜂擁而至遭受到淹沒。將來,個人和社會都要付上巨大的,隱性抗爭交易成本。
最後,借用最新的熱門新聞給讀者一個功課,最近香港最高數字官員家中的父母和大女兒的新聞,母親說與語言偽術隔離,與虛偽闔府家庭融洽幸福照片隔離 。而二女兒向外界和新聞界訴説自己,手腕受傷的真相。她們倆人,分別與真實靠攏。事情就不停發展。閣筆時仍未知結局。
筆者希望讀者能借歷史為鑑 , 作出最好的準備和主動應對未來。
既然 , 今天香港歷史性改革激情已經選擇了我們 , 筆者在此只是發出一丁點兒關於家庭撕裂的善意忠告。
例子參考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