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題目 : 民主口號及小六升中學公佈見聞

題目 民主口號及小六升中學公佈見聞
【文:李勝安】
筆者今年二零一四年,有幸與家人一同,參與大埔小六升中成績公佈現場。今年的場景與筆者四十年前的親身經歷,大相徑庭。時代大變了。
筆者和兒子是一位進步民主的支持者,幾句民主口號經常耳濡目染。每天不忘自覺覺他。今日,看到一些學生和家長們的微妙差別,所以,特此記錄這些民生小事。
準備選校前的日子。今年四月,小學校方已經安排一次講解會 。校長儘量精簡說明<香港大形勢> , 而班主任就向每位同學作出仔細的沙盤演練。 當時筆者覺得 原來香港人是可以 如此周詳地做事前準備工夫 。反觀 這幾年政府推出的政策 為什麼經常給市民質疑 批評 反對和抗爭 
幾天前 筆者看過一張印度政府公務員的工作現場照片 印度政府公務員柜台窗外 擠著多名人民遞著文件向前 而他的工作電腦顯示的卻是微軟受歡迎的接龍電腦遊戲 筆者隨即慨歎 ,  香港教育的從業員和印度民間從業員的努力 正在受到不可思識的阻擋。繼續執筆之際 另一惡耗景象同時目到 世界盃四強比賽 巴西輸德國1:7。筆者繼續要慨歎 世界上優質的隊員 大大輸在差制度和差管理。
回到成績公佈現場 :
見聞一。小學校長三個月前建議家長,留意自己的兒女,與相識至好的朋友關係。提醒家長,相識至好的同學未必會同時分派到相同的一間中學,要有溝通心理準備。所以,A家長,在家中已經,在一星期前,把黃毓民照片,附有 ”不怕孤獨,才能獨立”放置在電腦和手提電話的桌壁上,幾天都和A同學,談談這句子意思。在公佈成績一刻,B同學拿到第一志願的成績給B媽看時,面露苦情 欲哭無淚。當知道,C同學派去C中學 , B媽媽從喜轉悲。B同學就哭求要去C中學叩門。而A同學,就馬上站上前,勸説, ”不怕孤獨 才能獨立”,B家長隨即稱讚A同學 : "很懂事 "
見聞二。D家長得知兒子是,第一志願C中學,馬上要去第二選擇的學校叩門。D家長解釋說 : " 政府都教 <袋住先> "A爸爸問:  "這種袋住先的哲學 是否可以應用在,現在你的太太不是你的最好選擇呢?那你就肯定要找第二至愛伴侶?是否人格分裂 ? "
見聞三。本地同學的E同學,是就讀一精英班普教中,説話滿口,厚多士(正音好多事), 鴕叻正音: Toilet) , 死守姦 正音:洗手間),食菜肉 (正音食錯藥)e家長問 :“廣束話C班的A同學,成績能夠突飛猛進。 好叻呀 家長説:“ 是啦,我為兒子感恩他不是普通話班。可以專心學習了!”原來有家長,並未知道一個政治議題 "普教中",已經產生負面影響他們中上優質的"普教"兒女。
見聞四。ABC同學分別派到不同的學校,C同學分派到C中學,所以B同學向的B家長提出,要去C中學叩門,B家長贊成 可節省高昂的直資學費。 A爸爸贊成,他是C中學畢業 。 所以 ,  A家庭和B家庭一同去C中學叩門。 大家坐下五分鐘後,A同學不願意叩門想離開。另外再多等五分鐘,思考後,A家庭確定離開了。A同學只說了黃毓民議員所講的 ”不怕孤獨 才能獨立”。
見聞五。E媽媽得知A同學,入了一間校風斯文的恩主教中學就說," A同學好乖 拿到六年級的最佳操行和學業進步獎 這就不容易學壞,不會像香港立法會的激進抗議議員, 教壞年輕人A爸就心有不甘地說,中學生應該,要先知道 明白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再作總結和判斷,才識得自己判斷是好和是壞。 在他考完試後,我這一個月,與他談論相對論 多維空間 , 宇宙大爆炸 論 ,  美國的中學生必修課程的公『公民抗命』 , <『公民抗命』香港人權監察編制@2002的中二至中四用教材 (註 1) >。 還有黃毓民議員在立法的激進抗議發言。莫非所有人或者全香港學生,都能夠明白這些理論 那就不錯 ! " 
E媽媽只說 : "我都不明白呢!我只知道些不知道些 香港是<禮崩樂壞>  "。似乎E媽媽仍然是用上拒絕面對的鴕鳥政策。見聞完畢。
筆者覺得要想香港好,進步民主人士,網上新聞媒體 網上電臺工作者,普羅大眾都需要自覺覺他 加把勁。
參考註 :  
1) 香港人權監察 香 港 上 環 孖 沙 街 二 十 號 金 德 樓 樓 


2)  "RosA PArks, CrusADers of JustiCe" By LinDA KulmAn in US News. 20/8/2001.

題目: 改革激情及家庭撕裂

題目:  改革激情家庭撕裂
( by : 李勝安 )
革出現,社會通常會有三種不同反應和意見,改革,例如 : 臺灣政改革,二,不改革,三,假的倒退改革,例如香港疑似普選方案
爭取真的進步改革過程中,一般人認為 , 弱勢需要付出抗爭交易成本。這是説對了一部份。事實上抗爭過程中,對立雙方真的不斷產生抗爭交易成本。當行動一步一步升級 , 抗爭交易成本不斷產生不對稱的升級
通常,對立雙方不斷評估升級的交易成本減少交易成本的博弈措施 
 雙方都會各自進行沙盤演練。但可悲的是
原來很多自以為是中間立場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是避開這些抗爭,有小聰明,認為自己選擇零交易成本,處於安全位置。其實這是一個鴕鳥政策逃避方式。
今次,筆者想探討的是,一個家庭中各人抗爭交易成本 , 
是祇有一個參與進步(或退步)改革抗爭過程下,而他人沒有同步參與。原來,他們最終也要附上沉重的交易成本和損失。
例子如下。首先 , 假設一個中國近代一個愛情故事。18歲結婚,生兒育女,兒孫滿堂滿房妾伺。突49歲時的某一天,興高采烈地跟各人説。他説: "49,我才找到我的知心伴侶了。但是 , 不是30年的身邊忱邊人?" 他是誰 ? 他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他的人生下半場,49歲時,才找到他的知心伴侶!
1915國父孫中山先生、宋慶齡女士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婚禮上,新郎送給新娘禮物是一把手槍,他說:槍裏配了二十顆子彈,十九顆你的敵人準備好的,最後一顆危急時留給自己……”這是孫中山和宋慶齡之間極為重要的愛情證物,因此,宋慶齡終身珍藏這把槍如同其他新人珍重結婚戒。結婚後,宋慶齡評價自己的婚姻生活說:我是幸福的……”而孫中山的回應是:能與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麼幸福。
繼續要看 國父孫中山婚姻歷史如下 : 
1) 1884年,孫進入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唸書。5月,奉父命返鄉娶盧慕貞為妻。
2) 側室淺田春1882年-1902年)是孫中山流亡日本時的側室。
3) 第二任側室陳粹芬1873年-1960年)。
4) 1903年夏,37歲的孫中山在其元配不知情的情況下於日本娶15歲的妻子大月薰
5) 1915年孫中山、宋慶齡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例子暫停。
在改革初期,社會有三種不同類型的組合,他們互相融洽相處獨立個體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同理心發展和作用。隨著時間過去 , 同理心發展簡單的極化 , 就是1,同類合 , 2)不合的中立和3不同類排斥立場。
過程不的發第一分類的合 展成穩固的同黨第二分類中立 , 第三分類的反對黨他們被排斥,對立。三種不同類型又各自轉變,或者撕裂甚至對立,對抗。甚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這時中間立場的人,他們以為自己是已經避開這些需抗爭交易成本的圈子黨派自己是零抗爭交易成本。處於安全位置。其實 , 他們日後是逃避不了的
<家庭撕裂>
回望例子,孫中山先生元配盧慕貞起初是有著絕對的優勢但可惜她的無知,或不想認識,衹是想站在中間立場,享受零成本的優勢但是改革的洪流是不容許人站錯邊中立停留即使是緩慢步伐 
在改革激情的洪流下,國父孫中山先生內心就催生了高級的同理和真愛情的渴求,到那富有同類同理心激情的玲從他身後向前踏上一步,完全佔據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唯一身旁人位置
個家庭撕裂終於發生了元配子她不衹是失去了她的人,最後連的心也失去了。為什麼聰明的讀者應該可以找到很多答案和建議補救方法。本文筆者 , 提出一個建議補救方法就是全家同步參與改革激情,同進或同退。例子停下。
回到現在 , 建議當任何改革出現時,各人至親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夫婦 , 兄弟姐妹,儘早開始溝通,討論,思考辯論,最好能達成同步共識。不,家庭撕裂 , 族群撕裂 , 社會撕裂國家撕裂,就會被洪水猛獸般蜂擁而至遭受到淹沒。將來,個人和社會都要付上巨大的,隱性抗爭交易成本。
最後,借用最新的熱門新聞給讀者一個功課,最近香港最高數字官員家中的父母和大女兒的新聞,母親說與語言偽術隔離,與虛偽家庭融洽幸福照片隔離 。而二女兒向外界和新聞界訴説自己,手腕受傷的真相。她們倆人,分別與真實靠攏。事情就不停發展。閣筆時仍未知結局。
筆者希望讀者能借歷史為鑑 , 作出最好準備和主動應對未來
既然 , 今天香港歷史性改革激情已經選擇了我們 , 筆者在此只是發出一丁點兒關於家庭撕裂的善意忠告
例子參考